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4日讯 今年以来,汶上县紧盯养老服务“风向标”,吹响为老服务集结号,以居家养老服务为突破口,持续深化适老化改造工作成果,形成了以“设施改造、平台建设、智慧赋能、协同服务”为内容的融合式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为县域养老服务发展贡献“汶上智慧”。
私人订制,居家养老更“舒心”
按照“一院一策、精准服务”的原则,及时组织专业评估机构对申请适老化改造的家庭进行逐户评估,重点评估老年人能力和生活环境需求。结合每位老人身体状况及需求、每个家庭环境差异,形成了一户一策一档、“私人订制”个性化服务方案,不搞“一刀切”,不撒“芝麻盐”,真正把改造工作做成民心工程、安心工程。截至目前,对全县472户困难群众完成了改造任务,累计安装家用护理床52张,配备床边人体感应灯472个,轻便轮椅、助行器320件,进行防滑、坡度施工、安装扶手等改造施工210户,安装一键呼叫装置、智能手环、人体感应探测器、智能音箱、水浸报警器等智能设备120户。通过一系列适老化改造,配合智慧养老信息化系统,为老年人打造“温情守护”场景。
智慧赋能,品质养老更“安心”
积极推进“互联网+养老”工作进程,依托县智慧养老云服务平台,推动各街道也结合自身特色,开展智慧养老服务工作探索,形成了“红管家”“智慧社区”“智慧杨店”等智慧养老服务模式,更好地提升老人的生活品质。扎实推进养老机构开展智慧养老、医养结合、康养颐养等工作探索,形成了12345、光彩居家等工作模式,真正实现了养老服务需求的快速收集和转办。着力加强社区工作人员、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家属、医疗结构和社会力量参与联动机制的健全完善,持续壮大“线下”养老服务队伍,不断开发服务项目和品牌,真正实现了居家养老“线上一键呼叫、线下即时响应、多方联动协同”的15分钟快速响应服务。
融合发展,全维服务更“贴心”
汶上县积极引导养老机构向“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延伸服务,形成了“机构+社区+居家三个层面融合发展的“12345”模式。一是全面发挥指挥平台作用。依托智慧养老云平台,以智慧养老管理系统为枢纽,整合移动端、小程序、智能监护设备、客服中心、可视化数字大屏五个功能部分。二是探索养老滴滴与时间银行两个项目。养老滴滴涵盖为老服务全领域,求助方便、响应迅速、服务专精。时间银行引领各年龄段志愿者从事力所能及的为老服务,服务时间可超长期储存、兑换等时服务或商品。三是实施三个入户项目。推进智能化产品配置入户、适老化产品改造入户、规范化养老服务入户,打造“足不出户、环境友好、服务专业、智慧宜老”的新型居家老服务模式。四是健全完善四层服务网络。着力搭建邻里互助志愿者、助老站、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调度指挥中心四重服务网络,持续弘扬孝老爱老敬老理念,引导更多人员参与养老服务,让关爱像阳光一样普照每一位长者。五是整合五类人员队伍。建立了邻里护老员、志愿者、专业组织助急员、居家护理员、养老指挥中心调度员五支队伍。五个方面各负其责又互为支撑,形成了以居家养老服务协作为基础,养老机构云服务平台为结合点,为广大老年人和困难群体提供优质、安全、便捷的居家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