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30日讯 今年以来,济宁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人力资源部)在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按照“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的工作要求,主动担当,加压奋进,全力稳就业、促创业、强服务、惠民生,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高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截至目前,全区已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600余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667人,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550人,整体就业形势平稳向好。
打好政策“组合拳”,强本固源稳就业
2022年1月就业业务下放以来,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人力资源部)聚焦一个“稳”字,抢抓一个“早”字,强化部署、压实责任,第一时间出台稳就业举措清单,打出“带、返、补”等系列政策组合拳。建立“就业政策直达企业家”服务机制,明确人社服务专员包保全区重点企业,将各类就业政策精准送达企业负责人手中,确保政策精准解读、精准落实。截至目前,已受理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就业见习补贴、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共计129笔,累计发放各类就业补助资金1100余万元。
创新服务模式,精准带岗促就业
抽调业务骨干,实行网格化包保管理,精准摸排企业用工需求、辖区求职群众及高效毕业生就业需求,通过实地走访、线上交流等方式精准“把脉”企业和群众难点,并提供“一对一”免费、便捷、高效、精准服务。开展“春风送岗”、“人才夜市”、“才聚蓼河”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今年以来共举办线上线下各种形式招聘会25场,其中通过“济宁直聘”等省市级平台开展线上招聘会23场,活动期间共发布岗位信息8600个,达成就业意向1260余人,实现“两找”服务新模式下“一点需求、多点响应”的实际效果,全力促进就业服务能效快速提升。
聚焦重点群体,靶向发力保就业
全力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以高质量培训助推高质量就业。围绕高新区重点产业,打造医养健康、纺织服装、装备制造、养老托育等重点培训链条,建立健全“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劳动力”的培训机制,切实提升培训实效。截至目前,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0余期,完成培训3002人。依托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就业见习基地及企业等实体,吸纳有就业创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就业实训,帮助毕业生通过岗位匹配、见习留用等渠道实现就业。目前全区已建立16家就业见习基地,今年共募集见习岗位593个,吸纳离校3年内有见习意愿的高校毕业生99人。顶格推进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按照“因需设岗 人岗相适”的原则,率先完成725人城乡公益性岗位开发工作,为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困难人员、农村残疾人等提供了卫生防疫、村容保洁等就业岗位,实现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灵活匹配。
“双创平台+政策”,扶持创业带就业
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促进创业孵化基地提质增效,及时为入孵项目提供场地支持、创业代办、费用减免等服务,提升孵化能力,培育更多新增市场主体。以创新创业大赛为媒介,发挥创业示范带动就业作用,积极承办全市创业大赛,高新区涌现出了一批勇于拼搏创新的创业典型,获奖选手数量全市第一。着力发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创业的作用,支持创业者和小微企业发展,给予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最高20万元,小微企业最高4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进一步降低创业成本,提升初创企业成功率。今年以来,已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亿元,惠及小微企业38家,扶持创业人数179人,带动就业岗位31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