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7日讯 老有所养、幸福颐养,金乡县民政局弘扬积极的养老服务理念,从养老服务设施城乡广覆盖,到居家适老化改造;从互联网平台上线,到居家养老上门照护;从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到医养产业融合发展……,养老服务发展迈上了快车道,加强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的步伐越来越铿锵有力。
精准救助,破解“一人失能 全家失衡”难题
金乡县于2018年全面实施农村困难家庭失能老年人集中供养工作,坚持“自愿申请、愿进全进”的原则,按照申请受理、评估公示、审批等办理程序,入住集中供养机构,积极稳妥推进集中供养工作,该制度解决农村困难家庭“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难题,实现了精准兜底保障。2021年11月,该项工作被省民政厅评为创新典型案例。
四个一点,解忧农村养老
采取“上级补一点,村里出一点,社会捐一点,个人拿一点”的方式,探索“政府引导+企业帮扶+村委协办”居家养老模式。老人只需要少量费用,就能在幸福院享受便捷、舒心的服务,既解决了“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安慰,又解决了儿女们的后顾之忧,让农村老人抱团养老、就地享福。目前共建设农村幸福院48处。
服务外包+委托经营,走出公办养老新路子
金乡县围绕资源合理配置,推进全县镇街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创新“服务外包+委托经营”服务供给方式,激发社会服务活力。目前全县有10家敬老院先后改革运营,600余名住养老人得到专业公司提供的个性化服务。新体制的运营,在不增加财政负担的情况下,既解决了公办养老机构管理体制僵化、服务功能单一、服务人员少、资源分配与利用不均衡等问题,又着实提升了敬老院住养特困老人的获得感,幸福指数得到极大提高,还增加了专业公司收入,一举多得。
两院一体,医养康养融合发展
积极盘活闲置资源,利用镇街卫生院闲置病房楼改建养老院,卫生院内“嵌入”养老院,将两院合二为一,为老人提供集中养老照料、特困供养、疾病诊疗、康复护理等多样化服务,解决了“医不能养、养不能医”的难题。全县已有6处卫生院和1处民办医院内设置了养老院,共设置430张养老护理床位,有效满足了全县失能老年人的供养需求。建设“一心四点”县域医养结合养老项目,项目总投资约5.5亿元,用地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27万平方米,可新增1600个护理型床位。
幸福暖阳,为老志愿服务“遍地开花”
充分利用镇(街)、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卫生医疗机构、社会工作站、养老服务机构等阵地平台,开展“幸福暖阳”公益助老项目。先后推出“金晖助老”、“文明健康有你有我”“陪老人过生日”“尝尝大厨的菜”“健康义诊”“爱心义剪”“送文化进食堂”“送戏下乡”“小树林听戏”等10个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形成全方位、多样化的志愿服务格局,先后吸引了7000余名党员干部群众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伍,县域内为老志愿服务活动“遍地开花”。全年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0余次,服务老年群众30000余人,在全社会持续掀起“孝老敬老爱老助老”热潮。
互联网+养老,居家养老照护服务更贴心
投资200余万元打造以紧急救助、健康管理、生活帮扶、心理慰藉为主的智慧养老信息平台。依托该平台,持续开展政府购买困难家庭失能老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每月为服务对象提供不少于30小时的上门照护服务。建立回访制度,开展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实现满意度100%。目前,平台服务12680人次,服务时长57996小时。
一谱一档一剪影,开启康乐养老新模式
在“医、食、住、娱”等方面为住养老人提供精致服务。“一谱”,中医每月看食谱,确定“优选方案”、“进步提升方案”,印发意见反馈指导养老机构做好优化提升,让适老化餐饮成为主导。“一档”,为入住老人建立“健康档案”。“一剪影”,指导养老机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结合,开展读书会、集体生日、手工活动、健康操等主题活动,开展“您的微笑”为老年人拍照活动,定格最美不过“夕阳红”,实现老有所乐。
“1+3+N”综合监管,拧紧养老机构“安全阀”
创新实施“1+3+N”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模式,即确保“安全生产”1个工作目标,“机构自查排查+县局指导督导+多部门联合监管”3个工作模式,N项工作制度和标准,全面夯实养老机构安全生产工作,省“四进”工作组安全生产督导检查中,对养老服务机构安全生产工作给予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