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壹点
2023-02-27 09:32:02
文明,一座城市的最美底色。
2020年初冬时节,济宁迎来城市史上的又一个高光时刻。11月2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华灯璀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济宁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从此,济宁的城市“名片夹”里,不仅有“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更有“文明济宁”。两年多来,“文明济宁”这张名片,愈擦愈亮。
事争一流,唯旗是夺。2022年年初,济宁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奋斗目标,以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济宁样板”。
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是具有显著的创建带动力、价值引领力、区域辐射力、国际影响力的文明城市范例,是文明城市“桂冠上的明珠”。
2023年2月20日,济宁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动员会议,对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将文明的气质深深镌刻进未来“城长”的每一圈年轮中,成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上下共识和不懈追求,也必将写进城市明天的荣耀中。
红色信仰之城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那天,济宁任城区一位八旬高龄、满头白发的老人备好纸笔,早早坐在电视机前,等着收看开幕式直播。
老人叫谢立亭,是济宁任城的一名退休干部、老党员。认真聆听总书记报告,一上午时间,谢老不停写写画画,把重要的词句、感触记录下来,老人内心如沐春风。接下来,他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自己所学所感以及春天般温暖的宣讲传递给身边人。
退休20多年来,谢立亭当起“红色宣传员”,走进企业、学校等单位宣讲700余场次,在小区院落、广场公园开展“板凳”宣讲数不胜数,累计行程超14.5万里,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老人也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全国道德模范”等国字号荣誉。
谢老的红色宣讲“长征”路只是济宁赓续传承红色血脉、培根铸魂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济宁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理论舆论、文化文明、网上网下之中,全力筑牢全社会齐心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济宁各地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习语润儒乡”品牌引领作用,积极构建分众化、对象化、差异化的宣传宣讲模式,创新培育“运河创客汇”“乡土讲师团”“梁小微云讲堂”“湖上宣讲船”等一众特色宣讲品牌,宣讲党的理论政策,培育主流价值。
目前,济宁全市共组建基层宣讲队伍776支、基层宣讲员4466名,“习语润儒乡”系列累计宣讲29.1万场,受众达875.9万人次,宣讲场次、受众人数均居全省第一。“习语润儒乡”系列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转化为干部群众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文化“两创”之城
济宁高新区的豆神动漫创作出版了国内首部展现曲阜孔庙的原创手绘立体书——《走近孔子》,眼下正紧锣密鼓进行英文版翻译和数字AR版研发。
《走近孔子》以三维视角,生动直观地呈现了万仞宫墙、圣时门、奎文阁、杏坛、大成殿孔庙五大主题建筑场景,可以让读者“沉浸式”领略传统建筑乃至儒家文化之美。公司董事长赵立军坦言,将数字动漫技术与文化传播相融合,旨在做好文化“两创”新担当,让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影响世界。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济宁,就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殷切期望。
济宁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充分发挥儒家文化发源地的优势,坚决扛牢文化“两创”使命担当,守正创新,倡树优秀传统文化“八个融入”理念,推动研究阐发“登峰”与推广普及“落地”并重,全力打造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先行示范区、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于一体的文化建设新高地,并将文化建设引领贯穿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自觉在服务国家文化战略中担负重大使命。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济宁将加快国家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先行示范区建设纳入全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把文化“两创”战略确定为未来五年全市中心工作“九大战略”之一。
本就文化底蕴厚重、资源富集,又有了政策顶层设计加持,文化“两创”快速在孔孟大地落地生根、蔚然成风,焕发出勃勃生机,儒家文化更以其向上、向善的力量指引着人们前行,滋养着城市发展。
国际孔子文化节、世界儒学大会、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文化盛事充分彰显了中国形象、齐风鲁韵、济宁特色,为复兴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中华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作出了巨大贡献。
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基地成为纳入中组部目录管理的唯一一家创新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政德教育的干部学院。遍布济宁城乡的“传统文化大讲堂”“儒学讲堂”“尼山书院”成了弘扬传统文化的大众阵地、群众汲取文化滋养的精神家园、倡树乡村新风的“文明礼堂”。
如今,在济宁城乡大地,儒家文化已深深根植于百姓日常生活中,成为推动济宁发展的强大文化引擎。当地还创新打造蒲公英讲(夜)堂、儒学讲堂、幸福食堂、雏鹰课堂、结婚礼堂 “五堂”模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良好乡风文明已然形成。
在文化滋养、文明实践带动下,济宁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济宁建设成效显著。文化“两创”更盘活了传统文化,唤醒了乡愁乡情,让更多人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
礼义首善之城
2022年8月,济宁籍飞行员宋广政在部队战备训练中,面对外机挑衅,寸步不让,勇敢驱离,荣立一等功。
济宁是一片文化的沃土,也是一片英雄的土地。这片热土孕育了王杰这样的英雄儿女,也涌现出数不胜数的凡人善举。
“护士妈妈”郭海花,“吊瓶哥”杨帆、“暖心班主任”岳龙、“物理爷爷”王广杰、“救命萝卜”主人公之一唐绍龙、“拾荒助学”退休干部张福庆……一个个闪光的名字,点亮一座城最热烈的人性灯火,这些善良正直的面孔、义无反顾的身影被人们铭记在心。
2022年6月14日,济宁一小区内发生了惊险一幕:四楼窗户外,一名女童头部卡在窗外护栏上,整个身子悬在半空。危急时刻,小区居民曹鲁宁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化身成为“蜘蛛侠”,徒手爬上三楼防盗窗救下被困4岁半女童。
爱心和礼义是文明城市的灵魂,更是孔孟之乡的城市品格。正是爱心奉献和守礼明义,激发出济宁人民在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中的巨大热情。漫步城市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志愿红”如同跳动的火焰,为创建“增光添彩”之际,自身也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济宁全市有注册志愿者150多万人,每6人中就有1名志愿者,哪里有群众需求,哪里就有志愿者。理论政策宣讲、助学支教、金融知识普及、医疗健身、法律服务、文化文艺汇演、卫生环保、扶危帮困,暖心的志愿服务故事每天都在这座城市上演。
德法善治之城
道德楷模、凡人善举不断涌现,离不开济宁积极构建起以岗位学雷锋标兵、孔孟之乡最美教师、新时代济宁最美青年、济宁好人、济宁道德模范等为主要内容的市级先进典型荣誉体系,让美德济宁深入人心,成为响当当的品牌。
济宁坚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等思想,深入实施“以文化人”道德培育工程,厚植道德土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营造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近年来先后涌现出各类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2800余名。
目前,济宁有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2人、省级道德模范31人、市级道德模范245人,中国好人66人、山东好人507人、济宁好人1105人。他们背后均是一段段闪亮的故事,共同定位城市新时代的精神文明坐标。
济宁还创新未成年人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推行“课堂+基地”育人模式、“一校一国学导师”制度,实施“学传统文化·做谦谦少年”国学教育项目,使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浸润优秀传统文化,让榜样典型在青少年心中落地生根。
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济宁将“礼之用、和为贵” 等儒家思想精髓融入其中,推动德治、法治、自治有机融合。培育“以和为贵,德化人心”的人民调解文化,创新市县乡村四级“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中心体系,年均调解案件1.3万件,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
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济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诚信理念,大力推广“信用+微益”“信用+志愿服务”等“信用+服务”模式,诚信做人、诚信做事的观念深入人心,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与此同时,济宁还以法治建设提升城市文明,让德治与法治交相辉映。陆续制定出台《济宁市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济宁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地方法规,以法治对各类文明行为划出边界、作出规范,用法律约束力推动道德素质提升,以法治长效力量护航文明城市行稳致远。
青春魅力之城
在济宁任城区的文创街区环西北里,新春的年味尚未散尽,新添置的玫瑰花散发着浪漫气息,一波波年轻人欢声笑语,或挽手结伴或亭亭玉立,摆着POSS立于花墙前打卡拍照。
这里原是一片老旧宿舍区,有12个院子。2022年9月,荒废的院落吸引了“80后”青年张航的注意。为圆心中“文化梦”,他成立工作室在老院落中“勾画”自己的文创空间。
青春追梦路上从不缺少同行者。受他带动,许多热爱文化、怀抱梦想的年轻人加入进来。三个月后,“老破小”宿舍摇身一变,成为集汉服、器乐、茶艺、诗酒、书香、地方特色饮食等多种文化业态于一体的文创街区。
今年初,街区正式运营,每天平均接待千余名年轻客人,春节期间更是人头攒动、异常热闹。行走其中,随处可见陶罐、瓦当、斗笠等人文物件、文创元素,街区俨然成了一处网红新地标、潮玩打卡地。
在济宁,类似环西北里、工行东街、万达金街这样的青春街区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青年人总能不经意间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小确幸。
不仅有潮玩释放青春之地,更有创新创业的广阔舞台。建设高品质青春街区,布局地标性青春商圈,举办青年文化艺术节,创建青年友好型创业园区,成立全省首个“青春电商联盟”,构建省级新兴青年群体聚集区等等,济宁聚力打造富有“青年活力、青春魅力、青创动力、青才引力”,青年聚“济”、乐业安“宁”的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
城市青春活力激荡,青年人才“近悦远来”。济宁呈现出青年人才加速涌入的良好局面,最近3年引进青年人才13万人,年均增幅约17.4%。
魅力城市,文化引领。济宁大力挖掘弘扬“活化”历史文脉,让城市更具独特人文魅力,激荡更多青春力量。一河碧水,两岸青葱,济宁沿城区古运河打造“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将两岸知名景观古迹完美串联。夜幕降临,霓虹灯光璀璨,泛舟运河古道,观赏两岸繁华,倾听古城风韵,探寻记忆街巷,历史文脉焕发蓬勃生机。
济宁还推进公共文化普惠工程,实现了“市有五馆一院一厅”“县区有四馆一院”、镇街有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村村有实践站,“五有”标准、文明实践专管员配备均实现全覆盖。
一间书房温暖一座城市。在济宁主城区的公园之畔、街边转角,26处文化“桃花源”——运河书屋在值守,“15分钟阅读圈”已然形成,阅读座席800余个,藏书18万册,茶饮、轻食、文创、讲座相伴,书香悦读触手可及。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全国唯一创作基地落户济宁;济宁创作的滑稽作品《岁月》摘得全国最高奖“金菊奖”,实现了全省魔术艺术、滑稽艺术的重大突破;创作的魔术作品《梁祝》登陆央视播出,受到观众嘉宾一致好评。
孔孟之乡、运河之都,一座独居人文特色和文化内涵的青春魅力之城正熠熠生辉。
温暖幸福之城
走进改造后的济宁北门小区,新栽的绿植、新铺的柏油路、新规划的停车位、新更换的污水管网和燃气管道、新配置的社区食堂和养老服务用房等,整个小区空间舒朗,街巷井然,楼道清清亮亮。“这才是真正的民生工程,我们就像搬进新家一样。”居民李健激动地说。
北门小区还利用数字赋能社区服务,建设了5G基站、智能充电桩等数字基础设施,整合党建、安保、物业、养老、医疗、供暖等管理服务事项,系统集成“破圈”数据信息壁垒,推动医疗、社保、缴费等高频服务事项“指尖办”“网上办”“就近办”。小区居民“点单即享”服务,畅享 “数字化、未来感”生活体验。
济宁坚持以“绣花”功夫,持续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让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整洁有序,绣出精致优雅的城市品质,绣出和谐宜居的“城市画卷”,既“面子”靓丽又“里子”坚实,既“好看”又“好住”。
2022年,济宁高标准完成吴泰闸路-常青路、共青团路、太白楼路、济安桥路改造,打通断头路18条,新建停车场15处、过街天桥6座,主城区与兖州区一体化公交开通运行;改造老旧小区129个,完成棚改3043套,新改建口袋公园107处、城市污水管网87.7公里,改造提升老旧公园12处,新增海绵城市31平方公里;开展城区楼顶户外广告整治,完成3条连接线、14个城市出入口景观提升,获批省城市更新试点市。
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济宁还大力深化智慧社区建设,打通城市治理和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打造全市统一智慧社区管理服务平台,建成7大模块20余项应用,实现169个智慧社区部署应用,汇聚覆盖100余万社区居民,在智慧党建、文化教育、养老服务、创业服务、产业发展、绿色低碳等方面丰富社区创新应用,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群众满意、特色鲜明的智慧社区。
依靠人民、植根人民、造福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贯穿于这座文明城市向前迈进的每一步。
有一种幸福叫教育发展:2022年,济宁新改扩建学校27所、增加学位2.2万个,新增公办幼儿园91所、学位2.6万个,幼儿园公办率达到62%、提高11个百分点,获批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有一种幸福叫托有所育:2022年,济宁在全省率先出台托育机构标准体系,新增托位1.3万个、备案托育服务机构315家,被推荐为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
有一种幸福叫医保提额:2022年,济宁居民医保住院报销比例提高5%,全年为群众减负6亿元。
有一种幸福叫免费公交、助学公交:济宁在全国率先实行主城区早晚高峰免费乘坐公交车;济宁城区范围内具备条件的34所中小学开通78条助学公交线路,每日运营约360个班次,服务学生近4300人。
绿色低碳之城
初春时节,走进济宁太白湖新区老运河人工湿地,仿佛闯入了七彩的童话世界。蓝天白云、绿树碧水,在金色夕阳的映照下,一片片的芦苇、香蒲、球穗莎草和菖蒲斑斓绚丽,盈满眼帘。
济宁城南有太白湖湿地,城中有人民公园湿地、南池公园湿地,城东有高新区廖河湿地,城北有任城翠湖湿地,城西有吉祥湖湿地,京杭大运河、城区古运河、洸府河穿城而过,让济宁这座文化名城发展格局更舒朗,也有了更多呼吸空间。
这些犹如“明珠”般的城市湿地是名副其实的“城市绿洲”,让济宁的湿地禀赋得以从容发挥,绘就了一幅“城映水中、水绕城走、河湖掩映”的城市与湿地交融共生的生态画卷。
济宁湿地率达13.62%、湿地保护率达77.38%,建有国际重要湿地1处,国家级、省级湿地公园24处……作为山东湿地资源最为丰富的城市之一,2022年济宁成功摘得“国际湿地城市”殊荣。
2022年,济宁全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PM2.5浓度改善8.5%,重污染天数减少9天;国省控断面稳定达标,南四湖水质连续19年改善;完成1800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成功创建国家级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完成荒山绿化4.6万亩、矿山修复1.5万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济宁将继续坚持绿色低碳生态蝶变,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力争在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中走在前。
文明,润物无声,优无止境。文明典范城市,是一趟奔向更加幸福的温暖旅程,前方的光辉灿烂必将激励这座城市和生活其中的人们一路勇毅前行。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7-6591156,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7-6591156,诚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