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18日讯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相关要求,济宁邹城市有序开展重点人群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截至1月15日,全市已累计接种2452剂次。
“各位来接种的老师,看一下我给你们发的这两张纸,这是咱们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咱们一定要仔细看这7项,在全部都是否的情况下,咱们才能进行疫苗接种,还有就是一定要注意咱们之前是否接种过免疫球蛋白或者其他的疫苗,一定是要间隔一个月,接种完以后一定要留观半个小时。”在邹城市人民医院新冠疫苗接种点,医务人员正向新冠疫苗接种对象详细讲解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对疫苗接种中的禁忌内容医务人员也专门做出了提醒。
“有发热的情况,还有孕妇,既往接种疫苗有严重的过敏反应,像荨麻疹、皮肤湿疹这样的情况,或者出现了一些神经系统方面症状的情况,这些不能接种;还有一些药物不能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或者是得过恶性肿瘤,或者是免疫系统的疾病,以及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的疾病,这种情况下也不能接种。”邹城市人民医院护士祝慧向记者介绍。
邹城市目前设置了邹城市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兖矿新里程医院3个疫苗接种点,各接种单位通过紧急采购、调配等方式补充配备硬件设备和疫苗储存专用医用冰箱,确保新冠疫苗安全可追溯。“我们这里的信息录入,首先是对接种者的身份证原件进行核对,是否属于目标接种人群,确认信息后,我们会将信息录入到‘金苗系统’(山东省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同时会将接种者的药盒批号、接种码的信息一同录入,这样就方便我们以后追溯、查找。”医务人员马培静告诉记者。
为有效保障疫苗接种人群健康安全,邹城市制定了“一医二护”留观制度,设立观察区和抢救区,对疫苗接种人员进行密切观察,同时配备齐全抢救设备,为接种者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我们邹城市人民医院目前已经接种了1300多人,现在还没有一例疑似接种反应的发生。”邹城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李祥伟告诉记者,医院成立了专门的急救队伍,如果有接种对象出现疑似接种反应,他们会根据接种反应的不同程度,来采取相应的救助方案。“比较轻微的症状一般就地救治,吸氧、平卧、保暖,采取一些抗过敏药物应用,对于一些比较严重的过敏反应,我们用平车转移到抢救区,进行专业的救治。”
接种完疫苗的市民杨建宁表示,自己目前接种了第二针疫苗,两针疫苗接种完自己没什么副作用。
“我觉得给我们社区工作者接种疫苗,体现了国家对我们的关怀,也是对我们社区工作者生活和健康的保障。”接种完疫苗的社区工作者刘伟告诉记者,国家能这么快研制出疫苗,对于疫苗的抗病毒能力自己是非常有信心的。
据了解,邹城市现已采购疫苗12000支,可以满足6000人的接种需求,自2020年12月21日开展接种工作以来,陆续对医护人员、冷链从业人员、基层一线防疫人员等重点人群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截至1月15日,已接种2452剂次。下一步,邹城市将全力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统筹协调疫苗供应,确保重点人群应种尽种,切实为疫情防控构筑起有效的免疫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