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济宁日报
2022-07-09 11:20:07
(通讯员 李自创)近年来,邹城市疾控中心牢牢把握全省三级疾控中心改革试点机遇,努力推动改革工作从试点探索、单项突破逐步转向系统配套、全面推进,逐步建立健全疾控体系,完善保障与激励相结合的机构运行机制,疾控队伍活力迸发,人才效益突显,公卫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在去年省改革办、省卫健委组织的改革试点综合评估中,综合得分位居县级疾控中心第一位,并在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
把握目标中总方向,让改革推进有“领头”。加强组织保障,该市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疾控中心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多次听取疾控中心改革试点工作报告,建立多部门协调机制。强化督导考核,纳入市委市政府“三重”任务清单,考核办、改革办等定期调度。印发评估方案,多部门开展考核,有力保障各项试点任务顺利开展,功能定位进一步提升。
实施人事绩效“双改革”,让职工乐业有“奔头”。推动实施人事和绩效工资分配“双改”,双向发力、双轨并进。该中心去年招聘35名本科及以上专业人员为历年之最,人社部门给予优惠招聘政策,解决了空编、人员不足问题,高级职称比例全部提高。按需设置中、初级岗位,优先提拔1人,破格晋升、聘任4人。探索建立绩效考核、薪酬分配机制。两次修订完善《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办法》,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破除了按工龄、按职称的绩效工资分配方式。实行首席专家制度,选聘流行病学等首席专家3名,极大调动了干事创业者的积极性。
推动建立医防教融合新机制,让难题破解有“干头”。该中心与8家医疗机构签订医防融合协议,与济宁医学院、邹城高职校开展防教融合,建立济宁医学院实习教学基地、“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先后选派12名业务骨干挂职卫生院副院长,加强对公卫工作的管理。选派4名业务骨干定期在人民医院儿科、皮肤科等坐诊,建立克山病门诊,由双方专家坐诊,并合力推动健康促进医院建设。改变基本公卫项目机制,借助全省“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试点项目,建立“三高之家、三高基地、三高中心”,推行疾控中心与三家市直医疗机构“1+3”医防融合新模式。健全例会、培训、信息通报等制度。医防融合多点开花,逐步实现了人员互相派驻、人才共同培养、疾病同防同治、实验室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
挖掘提升服务内涵,保持疾控事业发展好“势头”。在完成公共卫生任务和公益性服务任务的前提下,开展有偿社会服务10余项,开设成人预防接种门诊,开展新冠疫苗,以及流感等多个二类疫苗的接种服务。提升实验室检测服务能力,成立公共卫生检测中心、公共卫生检测实验室质控中心,建成负压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2个,拓展水质监测、消毒消杀等社会化服务范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200余所学校提供水质监测服务。开展有偿科研服务,与医疗机构、社会组织等开展科研课题多项,完成了疫苗临床试验基地建设,为社会提供了优质服务。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s://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7-6591156,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7-6591156,诚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