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0日讯 相约文化济宁,体验好客山东。2022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将于6月26日在济宁召开。6月13日开始,《走吧!去济宁》节目在山东卫视开播,已经陆续播出5集短视频和一首原创MV。山东广播电视台通过多渠道、多维度、多平台,为济宁市策划了不同形式的内容载体和传播方式。实现涵盖电视、网络、客户端、自媒体等渠道,尤其是国家级主流媒体平台、短视频平台、客户端等的全方位、现象级的宣传成果。
作品立意高雅,精准把握文化济宁脉搏
济宁被称为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印记。在此系列视频制作过程中,播出作品立意高雅,深入浅出而又巧妙地把握住了济宁文化旅游的宣传脉搏,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在拍摄南阳古镇时,讲述古镇的人们就是在这里生活了千年,生活方式沿袭了千年,仿佛世外桃源般保留着原始的运河记忆。在讲述曲阜三孔时,讨论了曲阜物理上的面积之小,和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分量之大,引发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在讲述邹城孟府孟庙时,则更是巧妙地从孟府的“树”作为切入点,生动地阐释了孟子“仁”的思想。将抽象的儒学思想,转化为美好而生动的镜头语言。这种表述方式唤醒了各平台受众的中华文化基因,转化成对济宁这片拥有厚重文化土地的向往和热爱。
作品艺术性强,引发踊跃互动参与
考究的取景、优雅的转场、细节的捕捉、清新的文案,使此系列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在南阳古镇,通过女主播的视角将观众带回了记忆里那个杏花春雨的江南。又仿佛走进文人的诗中,一起走进了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在太白湖,通过男主播的演绎,仿佛又来到了那个鲜花锦簇的盛唐。夜色渐浓,依稀看到诗仙太白,举杯邀月,酒后又恣意留下了诗句几行。
这种原创性又具有艺术性的作品,不仅引发了观众的共鸣,还为因为特殊原因而无法长途旅行的观众带来了心灵上的慰藉和向往。他们纷纷留言评论,关注如何到济宁,如何来到视频的取景地,一起解密济宁市的文化基因,感受独特的文旅氛围。
形式灵活,MV动感魔性迅速出圈
除了亲和感和代入感较强的视频作品,山东广播电视台还策划并制作了《走吧!去济宁》MV,并在黄金时段在山东卫视播放,同时通过网络、客户端等平台同步传播。
该MV音乐律动性强,节奏明朗,旋律动感,有很多网友评论“魔性”、“已经会唱了”。配合着济宁市各个景区的镜头,很好地展示了各个景区的特点,并在短时间内打破传播壁垒,迅速形成自己独特的数字模因。除了迅速占领山东卫视黄金时间段等优质窗口期外,还在年轻群体和特定平台(比如各短视频平台、bilibili等),引起一波讨论和传播热度。
传播矩阵,实现作品指数级传播
稿件《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走吧!去济宁,走进三孔》登今日头条济宁热榜3。微博话题#这枸杞长在了孟庙柏树的心巴上# 和#孟庙空心桧柏长枸杞# 登上济宁同城热搜。《金声玉振“玉”字一点为何在中间?乾隆皇帝曾几次到曲阜?快来Get三孔知识点》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浪新闻重点推荐。《“五柏抱槐”长啥样?“楷模”一词与孔子有何关联?孔府孔林的奇木异树给你答案》被央视新闻、新浪新闻推荐等。
在此次传播过程中,山东广播电视台通过自身的传播矩阵,迅速实现了指数级、现象级传播速度和传播热度。既体现了山东广播电视台自身的融媒体传播优势,即电视、齐鲁网、闪电新闻客户端迅速占领根据地,而后通过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日报党媒平台、新华网客户端、央视频、央视新闻、今日头条、腾讯新闻、新浪新闻、百度、微博、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等迅速传播,打破信息茧房,实现现象级传播。向全国网友推介了城市旅游资源,快速提升了济宁的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闪电新闻记者 亓顺峰 济宁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