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济宁日报
2022-09-26 10:05:09
(记者 孙逊)近年来,济宁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两创”重要指示要求和视察山东视察济宁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走在前、开新局”,认真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章,以“八个融入”为总抓手,全力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先行示范区、新标杆,加快建设全国一流文化名市、世界文化旅游名城,自觉在服务国家文化战略中作出应有贡献。
加强顶层设计,厚植传承优势。把文化作为济宁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实施文化“两创”战略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成立市文化“两创”推进指挥部和6个工作专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幼儿及学生教育、干部政德建设、基层社会治理、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城市规划建设、乡村振兴、网络建设8个领域。制发《济宁市高质量推进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5年)》,高标准完成尼山文化片区总体规划,先后建成尼山圣境、孔子博物馆、市文化中心、孟苑等一批重点文化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不断积厚成势。
深入研究阐发,打造儒学高地。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讲清楚”要求,坚持用时代精神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市域内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学院、孔子研究院、孟子研究院、曾子研究院等全国知名儒学研究机构和高校深化合作、密切交流,努力展现中华文化的恒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出台《关于实施孔孟之乡儒学研究和传播人才专项工程的意见》,面向海内外选聘儒学研究高端人才23人,组建12支高端学术团队,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推出一批重量级学术成果,不断增强在世界儒学研究和传播中的话语权。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影响力持续提升,累计承接中央和省部级各类班次1610期,培训学员8.9万余人。
注重实践转化,激发“两创”活力。突出文化“两创”实践价值引领力,创新转化模式,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生机活力。一是创新试点带动模式,率先在曲阜市、泗水县、邹城市、任城区高标准打造100个文化“两创”示范点,在尼山片区实施整村连片提升,量身打造儒风体验区、文化旅游区、特色美食区、耕读休闲区,开展经典诵读、非遗展示、手造展示、“六艺”体验等活动,增强互动式“沉浸体验”。二是创新文明实践模式,全市所有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实现“五有”标准、专管员配备全覆盖;做优“五为”项目,打造的幸福食堂、雏鹰课堂、蒲公英讲堂、儒学讲堂、结婚礼堂“五堂模式”被省委宣传部推广;建设263个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试点,曲阜市成为全省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中部试点县。三是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建设市县乡村四级“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全市4750个村(居)全部设立“和为贵”调解室,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9%以上。四是创新文旅融合模式,大力实施“文旅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高质量承办2022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举办文化旅游推介会,策划推出研学游精品线路,微山湖旅游区创成国家5A级景区,实施“山东手造·济宁好礼”推进工程,济宁研学旅游产业集群、全媒体教育服务产业集群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济宁被评为中国文化竞争力十佳城市、十大最具人气旅游目的地。
拓展全媒传播,擦亮文化名片。扩大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力,接续举办、承办38届国际孔子文化节、7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精心策划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祭孔大典和系列学术论坛等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活动,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十大节庆活动”。组建“儒学国际传播媒体联盟”,上线运行“济宁英文全球传播平台”,策划实施“走读济宁”外国友人感知体验济宁参访、中央外宣主流媒体济宁行等外宣活动,举办“第三只眼看中国·大美中华”国际短视频大赛,“文化济宁”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成立市文化“两创”推进指挥部和6个工作专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精神文明建设等8个领域
◆面向海内外选聘儒学研究高端人才23人,组建12支高端学术团队,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推出一批重量级学术成果
◆创新试点带动模式,率先在曲阜市、泗水县、邹城市、任城区高标准打造100个文化“两创”示范点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s://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7-6591156,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7-6591156,诚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