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济宁新闻网
2023-02-13 09:57:02
(记者 济宁台 孙灵猛 通讯员 陈文强 赵安宁 何庆哲)济宁市坚持政企协同发力,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升生产质效,政府创新体制机制,强化要素保障,合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市。
眼下,位于兖州区的伊莱特(济宁)高端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新建设的高端精密齿轮箱生产线即将投产。
伊莱特(济宁)高端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鲁金炜:“该生产线生产的齿轮箱锻件产品,具有高性能、高精度特点,主要供应管理中车集团、上海电气等一流机车齿轮箱企业,下步生产以后,会形成年产500套生产能力,创造产值近3亿元。”
2021年,伊莱特兼并重组齐鲁特钢四家公司,是一家特殊钢锻件及零部件制造企业。为优化生产模式,企业投入近3亿元购置新设备,并对原有设备进行全面升级改造。
伊莱特(济宁)高端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闪郁明:“为什么要全面升级改造?因为单独对一台设备进行改造,起不了多大的作用,我们对所有设备进行改造以后,会使整个生产线更加匹配,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并能提高产品质量。”
升级改造后,企业产品由原来的以环形、筒形锻件为主,拓展到棒材、管材、海上风电齿轮箱等新能源领域,深受市场欢迎。
太原重工新能源公司监理张锋:“合作得非常愉快,在质量和进度这一块完全能满足我们的需要,所以我们希望太重和伊莱特,再深入地合作下去,共创辉煌。”
伊莱特(济宁)高端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鲁金炜:“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技改力度和科技研发能力,与国内大中院校、科研院所加强产学研合作,研发新的品种,替代进口,努力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在汶上,主要生产电动汽车驱动桥总成的山东华首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今年新上了桥管自动焊接线,机器代替人工,实现了质量提升、成本下降。
山东华首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庆民:“再也不会出现漏焊的现象,操作人员只需要设置好系统参数,就可以进行自动化焊接工作,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
产能翻了5倍,订单纷至沓来,企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山东华首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庆民:“原有的生产线每年生产6万套(驱动)桥,现在新上的生产线每年能够生产30万套(驱动)桥,效率提升了5倍多。”
企业加速转型,政策持续跟进。今年,济宁市探索设立“技改专项贷”,用足用好设备奖补、贷款贴息、技改基金三种技改奖补政策工具,充分发挥政策资金引导作用。市县两级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推动资金、土地、技术、人才等全要素一体化协同保障。目前,全市171个项目入选2023年山东省企业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占全省总量的14.25%,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s://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7-6591156,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7-6591156,诚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