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民俗|二月二吃炒豆龙鳞饼 “剃龙头”盼好运

来源:齐鲁网

作者:

2017-02-27 10:41:02

齐鲁网2月27日讯 “二月二,龙抬头”,这个传统节日又称作“春龙节”,有不少习俗保留至今。春龙节一般在“惊蛰”前后,按传统说法,“惊蛰”指“龙动”,换句话说就是一声春雷把蛰伏中的龙给惊醒了,意味着美好的春天来临。这一天的习俗基本都跟“龙”沾边,通常要吃龙鳞饼、龙鳞面求吉利。

民俗传承

据公开资料显示,传说春龙节最早起源于伏羲氏时代,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到周武王时,每年二月初二还举行盛大仪式,号召文武百官都要亲耕。

慢慢地,节日民俗不断完善、丰富。据说,到了元朝时期,“二月二”就明确是“龙抬头”了,之后相关民俗活动的记载也多了起来。民俗学者王娟说,在古代,这一天皇帝亲耕,皇后则主持蚕桑仪式,祈求丰收。在民间,妇女忌动针线,以免“刺伤龙目”。在饮食方面,有些地区认为“二月二”是太阳的生日,要吃太阳糕。

其实,在北方春龙节有很多习俗,俗语称“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老百姓要在这天驱除害虫,点着蜡烛,照着房梁和墙壁驱除蝎子、蜈蚣等。为了图个吉利,这一天饮食还大多挂上一个“龙”字,例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馄饨叫吃“龙牙”等等。

 

有民谚说:“二月二,龙抬头,孩子大人要剃头。”在春龙节人们为孩子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子健康成长;大人理发,叫“剃龙头”,希望带来好运。

此外,春龙节还有引水入宅的活动。清人所著《宛署杂民》中记载:“都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蜓布入宅厨,施绕水缸,呼为引龙回。”这就是指在节日清晨,人们把草木灰、谷糠等自河边、井边一路撒来,直到家中的水缸边,以求风调雨顺。

3

山东等地区过春龙节,用灶烟在地面上画一条龙,俗称引钱龙。俗信引龙有两种目的:一是请龙回来,兴云布雨,祈求农业丰收,二是龙为百虫之神,龙来了,百虫就躲起来,这对人体健康、农作物生长都是有益的。江苏南通民间有用面粉制作寿桃、牲畜,蒸熟后插在竹签上,晚上再插在田间,认为这是供百虫之神和祭祀祖先的食品,祈求祖先驱赶虫灾,也希望百虫之神不要危害庄稼。

历史记载

唐朝人已把二月初二作为一个特殊的日子,说这是“迎富贵”的日子,在这一天要吃“迎富贵果子”,就是吃一些点心类食品。宋代宫廷在这一天也有专门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述南宋时,二月初二这一天宫中有“挑菜”御宴活动。宴会上,在一些小斛(口小底大的量器)中种植生菜等新鲜菜蔬,把它们的名称写在丝帛上,压放在斛下,让大家猜。根据猜的结果,有赏有罚。这一活动既是“尝鲜儿”,又有娱乐,所以当时“王宫贵邸亦多效之”。不过,唐宋时的这些“二月二”活动并没有和“龙抬头”联系在一起。

到了元时期,二月二就明确是“龙抬头”了。《析津志》在描述大都城的风俗时提到,“二月二,谓之龙抬头”。这一天人们盛行吃面条,称为“龙须面”;还要烙饼,叫作“龙鳞”;若包饺子,则称为“龙牙”。总之都要以龙体部位命名。

5

龙抬头节也有禁忌

元朝以后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各种民俗活动记载便多了起来。人们也把这一天叫作龙头节、春龙节或青龙节。清末的《燕京岁时记》说:“二月二日……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这时不仅吃饼吃面条,妇女还不能操做针线活,怕伤害了龙的眼睛。《辽中县志》记载民国时当地二月二的民俗说:“二月二日,俗称龙抬头。晨起以竿敲梁,谓之敲龙头,意谓龙蛰起陆,盖时近惊蛰之期。农家咸以粗米面作饼及馒首而为早餐。妇女于是日为童孩剃头,盖取龙抬头之意云。”这是辽宁地区的民俗,清晨要用长竿敲击房梁,把龙唤醒。同时也制作一些面食吃。

7

唐白居易诗《二月二日》

除了吃面食外,还有引水入宅的活动。《宛署杂民》中记载:“都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蜓布入宅厨,施绕水缸,呼为引龙回。”这种活动是在节日清晨,人们把草木灰、谷糠等自河边、井边一路撒来,直到家中的水缸边,以求风调雨顺。仅仅有降雨还不放心,必定要把水引入家中,让雨降在自家的田地里,方才如愿。这正是小农经济意识的反映。有的地方还有耍龙灯的活动,也是求雨之意。讲求在这一天剃头,是很多地方的习俗。

明朝时,在二月二还增添了“熏虫”、“炒豆”的活动。《帝京景物略》中说:“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熏床炕,曰熏虫,为引龙虫不出也。”《大兴县志》记载,“二月二,家各为荤素饼,以油烹而食之,曰熏虫。”

民间传说

传说人间降雨都是龙王掌控,但是每次降雨都必须经过玉皇大帝的旨意。这一天,玉皇大帝因为贪杯,多喝了几杯,结果醉了一天一夜,大家都知道,天上一天,地上一年,这一下可把龙王急坏了,他眼睁睁看着庄稼枯萎,百姓们痛不欲生,终于,他忍不住了,擅自为老百姓施法降雨。于是,百姓们得救了,可龙王自己因为擅自降雨被玉皇大帝压在了山下,玉皇大帝下旨称只有金豆开花,龙王才可出山。

4

                                               金豆开花就是爆玉米花

虽然把龙王压在了山下,但是玉皇大帝却于心不忍,于是,派太白金星下界帮助老百姓解开“金豆开花”的难题——用金黄的干玉米开始爆起了玉米花。老百姓们一看,恍然大悟,这不就是金豆开花嘛。

誓言被破,龙王自由了。于是,后世就将这一天定为龙抬头节。

综合中国新闻网等。

 

[责任编辑:李蕾、李晓]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7-3366066,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7-3366066,诚邀合作伙伴。

市委第一轮巡察全面启动 进驻首批5家市直单位

市委第一轮巡察全面启动 进驻首批5家市直单位

3月28日至30日,十三届市委第一轮巡察5个巡察组陆续进驻市质监局、济宁日报社、市公路局、市总工会、市法制办5家市直单位并召开动员会,标...[详细]
济宁新闻网 2017-04-11
2月份部分消费品提速明显 3、4月份服装销售暖意浓浓

2月份部分消费品提速明显 3、4月份服装销售暖意浓浓

我市2月份68家重点流通零售样本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92471.52。2月份,受节假日较多等因素,部分消费品提速明显。[详细]
东方圣城网 2017-04-11
传承忠义 汶上关帝庙举办春季祭关大典(图)

传承忠义 汶上关帝庙举办春季祭关大典(图)

济宁新闻网4月11日讯“关公武圣,日月同光。九州同尊,四海共仰……”4月11日上午,伴随着阵阵馨香、声声钟鼓……丁酉鸡年春季祭关大典在汶...[详细]
济宁新闻网 2017-04-11
济宁市举办第六届残疾人艺术汇演

济宁市举办第六届残疾人艺术汇演

4月7日,济宁市第六届残疾人艺术汇演在济宁市运河音乐厅举行。[详细]
齐鲁网 2017-04-11
流浪老人钟秀清盼了三十余年 终于踏上回家路

流浪老人钟秀清盼了三十余年 终于踏上回家路

钟秀清老人站在火车上向大家挥手。这一幕被正在巡逻的高新区柳行派出所的民警发现,老人随即被护送到济宁市第一救助管理站。[详细]
东方圣城网 2017-04-11
钟秀清已回四川老家 请帮帮下面的流浪者早日找到亲人

钟秀清已回四川老家 请帮帮下面的流浪者早日找到亲人

这条路,老人走的很艰辛,但在救助站工作人员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老人最终结束流浪,与家人团聚。自本报与济宁市第一救助管理站发...[详细]
东方圣城网 2017-04-11
城区过街天桥多能满足市民需要 疏于管理卫生堪忧

城区过街天桥多能满足市民需要 疏于管理卫生堪忧

建设路实验小学附近的过街天桥瓷砖破损严重。东方圣城网讯(记者。[详细]
东方圣城网 2017-04-11
高新区举办媒体应对与新闻舆论培训讲座

高新区举办媒体应对与新闻舆论培训讲座

为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科学决策水平和领导创新的能力,4月7日上午,由市互联网管理办公室、高新区党工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媒体应...[详细]
东方圣城网 2017-04-11
兖州兴隆文化园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兖州兴隆文化园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近日,山东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发布公告,兖州兴隆文化园被正式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兴隆文化园是以兖州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详细]
齐鲁网 2017-04-11
济宁第一季度就业供求情况发布 房地产岗位需求下降

济宁第一季度就业供求情况发布 房地产岗位需求下降

总体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劳动力市场供求总量呈“一升一降”态势,需求总量增加,求职总量下降,总量矛盾有所加剧。求职者:年轻人占多半...[详细]
东方圣城网 2017-04-11
“孟母三迁”追寻孟母精神 家教、家风有样可循

“孟母三迁”追寻孟母精神 家教、家风有样可循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中,优秀传统美德多以家风的形式延续至今。在邹城,孟母教子的故事早已深植人心,更在潜移默化间影响着一个个家庭、一...[详细]
东方圣城网 2017-04-11
汶上县实验小学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

汶上县实验小学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

为进一步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汶上县实验小学高度重视家校联合的教育方式,广泛搭建家校合作的教育平台,积极开展形...[详细]
鲁网 2017-04-11
济宁第一季度就业供求情况发布 这5个行业最缺人

济宁第一季度就业供求情况发布 这5个行业最缺人

日前,市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服务中心发布了《济宁市人力资源市场2017年第一季度供求情况分析》,第一季度全市人力资源市场共举办现场招聘会17...[详细]
济宁晚报 2017-04-11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