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1日讯 11月11日,邹城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了2022年“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藏粮于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新闻发布会,介绍了邹城市2021年度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
2021年,邹城市共承建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位于大束、中心店、峄山、石墙、唐村5个镇。2021年9月底完成了招投标工作,10月初至2022年4月,各施工单位积极对接镇、村,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精心组织施工,在确保安全生产前提下,全力全速推进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土地改良0.1万亩,新打机井137眼,铺设灌溉管道32万米,安装给水栓4527个,机泵283台套,疏浚排水沟7416米,新建碎石路、硬化路74000米,新建泵站11座,铺设电缆28000米,安装变压器29台。2021年12月底完成项目主体建设任务,2022年4月上旬完成县级初验并向济宁市局提交验收申请,目前正在积极准备济宁市级验收相关工作。
前期充分准备。组织人员到先进县市考察,学习好的经验做法,认真筛选项目建设地点,并邀请村委会干部、群众代表组成项目建设小组,一起参与勘察设计,按照项目建设要求,协助田间工程设计人员,形成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邹城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统筹负责全市项目建设方案的制定、工作的协调以及任务分配、监督检查等工作。按照项目建设标准,加强对项目的督导检查,确保项目实施期间安全生产检查不空档、建设质量监督不断岗。
创新建设模式。针对项目区平原、山地、丘陵等地貌交织、建设模式不尽相同等特点,我们采取“三下三上”工作法,即三次与镇村干部座谈,三次省、市领导协调,因地制宜创新建设模式,确保设计合理。例如2019年度项目,3万亩香城镇片区采用的是大口井+配套机泵灌溉模式,2万亩石墙镇片区采用的是提水泵站+输送管道灌溉模式,1万亩田黄片区采用高位蓄水池自流灌溉模式。
严格落实“五统一”管理新体制。2019年11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9〕50号文件印发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了“五统一”管理要求:即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统一验收考核、统一上图入库。优先选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作为重点建设地区,合理确定农田连片规模,建成全市农田建设“一张图”和监管系统,集中投入、连片治理、整体推进,确保建一片成一片。
加强风险防控保障工程质量。高标田建设是事关民生的好事,必须坚决保证质量,才能真正把好事做好。邹城市严把工程招标关、建设施工关、监督管理关、检查验收关,加强项目现场监管,每周至少组织两名工作人员到项目区进行调度,查看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工作日志,强化对农田建设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真正建成民生工程、放心工程。
2019年下半年,国家农业农村部正式启动了“十二五”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估工作,经过邹城市多部门协调、合作,基本摸清了邹城市2011年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据统计,截至2021年邹城市共建设完成53万亩高标准农田,投资近7.5亿元。2022年经过积极争取,邹城市又获批承担21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建设面积、投资处于济宁市第一位,全省第三位。目前,21万亩的项目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